暂停谈判后,美总统开始行动,27国趁势出手,中方4个字说明一切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美方多次释放与中国谈判的假消息被中国辟谣之后,特朗普政府宣布“搁置”与中方的谈判,这对美国很多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,但特朗普并不打算取消关税,反而对中方开始实施“报复”。

与此同时,欧盟27国趁势出手,对中国部分商品同样举起了关税大棒,中欧之间的贸易前景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
对此,中国其实已经用4个字表明态度,这场波及全球的关税战,中国必须全力以赴,正面迎战。

在被中方多部门屡次辟谣之后,特朗普的信誉已经跌至谷底,以至于美国媒体在一档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对话节目中,媒体人感叹,“总统的话还有可信的吗?”

或许是有些恼羞成怒,特朗普随即变脸,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,中国应该为关税买单,他们会消化这些关税,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,如今中国所面临的高关税,是“他们活该”。

同一时间,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,美国已经暂时“搁置”了与中方的谈判,中方应当在缓和关税争端中迈出第一步,这话说的,就好像中美之间已经进行了谈判,如今是被美国主动暂停的,而实际上,所谓的“谈判”只存在于特朗普政府的想象中。

特朗普口口声声说美国加征的关税不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,但很快被现实打脸,美国76家鞋业企业联署,致信白宫要求取消涉及该行业的关税,原因是这些关税使众多生产平价鞋类产品的企业难以支撑下去,如果情况没有改变,他们将被迫倒闭。

这些企业中包括了耐克、阿迪达斯等国际著名品牌,这些巨头都无法承受所面临的压力,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就更加困难。

受到影响的还有电商平台,中国的Temu和Shein平台已经开始涨价,这些平台上出售的商品大部分来自中国,价格上涨说明关税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,中国供货商是不会通过降价来分担关税的。

此前沃尔玛、家得宝、塔吉特三家美国零售巨头,在白宫和特朗普召开闭门会议,所讨论的是同样的问题,当中国企业不承担任何关税成本的时候,美国进口商就只能将关税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,特朗普在向美国民众撒谎。

通过高额关税难以让中国认输,特朗普又对中国实施了新的报复,当地时间4月29日,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(OFAC)认定了6名个人和6个实体企业,认为他们参与了一个购买弹道导弹推进剂原料的网络,该网络帮助伊朗从中国进口高氯酸钠和癸二酸二辛酯。

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他们进行制裁,这里面包括5家中国企业、1家伊朗企业和6名伊朗人。

对此,中方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实施的单边制裁和所谓“长臂管辖”,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合作与贸易向来公开透明、合理合法,中国政府将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。

美方抹黑中伊合作,升级对华制裁,无外乎还是想向中方施压,逼迫中方和他谈判,但中方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,美方不做出实质性纠正错误的行动,一切免谈。

几乎与此同时,欧盟27国突然对中国出手,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(MAE)征收最终反补贴税。

此次加征的反补贴税税率为7.3%至14.2%,今年1月份,欧盟已经对该类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,叠加之后,总税率达到了20.6%到66.7%。

MAE设备主要用于高空作业,欧盟有每年超过10亿欧元的市场需求,规模并不算大,截止2022年10月,中国企业的产品占据欧盟市场41%的份额,而且价格还比欧盟同类企业的产品低两成。

取得这样的市场业绩并不是因为中方企业得到了“特殊”的补贴,完全是因为中国制造具备了科技创新的能力,欧盟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贸易保护主义。

欧盟选在这个时候向中国出手,很可能是在为中欧之间的贸易谈判争取筹码,双方已达成共识,将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,并重启贸易救济对话机制,在关税战的背景下,这对中欧双方来说都是利好消息。

但欧盟内部的政治倾向极为复杂,一部分顽固的“反华”力量并不甘心看到中欧合作顺利达成,但也明白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之下,欧洲必须寻求与中方的合作,或许就是在这种矛盾心态之下,才选择了一个市场规模仅有10亿欧元的产品动手。

要知道,今年一季度中欧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580多亿欧元,与之相比,全年10亿欧元的一个品类并不能影响中欧合作的大局。

但这并不代表中方会熟视无睹,近期外交部发布的视频,已经用“中国不跪”来表明态度,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,或是其他的什么国家,只要是侵犯中国的合法权益,都必将遭到中国的反制,对此中国绝不妥协。